DB5301∕T 115.1-2024 医共体建设与运营规范 第1部分:建设要求(昆明市)
ID: |
EC1B76787D3B49A98961DFA8B1DD6763 |
文件大小(MB): |
0.62 |
页数: |
11 |
文件格式: |
|
日期: |
2024/10/20 |
购买: |
文本摘录(文本识别可能有误,但文件阅览显示及打印正常,pdf文件可进行文字搜索定位):
..,昆明市地方标准 医共体建设与运营规范 第1部分:建设要求,2024 - 11 - 01发布,2025 - 01 - 01实施,昆明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DB5301/T 115.1—2024,ICS,03.100.02,CCS A 00,DB5301/T 115.1—2024,目次,前言 II,引言 .III,1 范围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1,3 术语和定义 1,4 一般要求 1,5 组织机构 1,5.1 组织架构 .1,5.2 管理、决策、监督机构 .1,5.3 运营机构 .2,6 治理机制 2,6.1 议事决策 .2,6.2 运营策划 .2,6.3 风险控制 .3,6.4 职责分工 .3,6.5 质量管理 .3,6.6 智慧建设 .3,6.7 医保管理 .3,6.8 激励考核 .3,6.9 运行监督 .3,6.10 绩效评估 3,6.11 持续改进 3,附录A(资料性) 医共体组织构架 4,附录B(资料性) 医共体议事决策机制图 5,I,DB5301/T 115.1—2024,前言,本文件按照GB/T 1.1—2020《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1部分:标准化文件的结构和起草规则》的规定起草,请注意本文件的某些内容可能涉及专利。本文件的发布机构不承担识别专利的责任,本文件由昆明市卫生健康委提出,本文件由安宁市卫生健康局归口,本文件起草单位:安宁市医疗共同体、安宁市卫生健康局、安宁市第一人民医院,本文件主要起草人:鲁成新、宋超、周世元、徐悦、周娟、周翔、卢芳、唐艳红、陈彦章、梁永梅、顾婷、王学昌、陈世贤、李飞、付远春、李英楠、李志明、赵建春、李静林、周锦文、张燕玲、韩玉玲、袁梅。 II,DB5301/T 115.1—2024,引言,医疗共同体(以下简称“医共体”)是指通过资源整合、协同发展、信息化互联互通,重构县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实现提高医疗服务质量,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健康需求。通过医共体的建立和运行,高效利用医保基金、合理控制居民医疗费用支出、切实提升县域医疗卫生服务能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高质量、更加便捷、更为经济的医疗卫生服务,提升患者的就医体验和满意度,助推区域医疗卫生事业高质量发展,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建设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国卫医发〔2016〕75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7〕32号)、《关于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通知》(国卫基层函〔2019〕121号)、《关于印发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试行)的通知》(国卫办基层发〔2020〕12号)、《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21〕18号)、《国家“千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国卫办医函[2021]538号)、《关于全面推进紧密型县域医疗卫生共同体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基层发〔2023〕41号)、《云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医疗联合体建设和发展的实施意见》(云政办发〔2017〕81号)、《卫生健康委关于印发“百县工程”县医院综合能力提升工作方案(2021-2025年)的通知》(云卫医发〔2022〕15号)等的相关规定,编制本文件,本文件已发布2个部分,---第1部分:对医共体建设的一般要求、组织机构、治理机制做出规定,是建设医共体应达到的基本要求,---第2部分:对医共体运营中的运行保障、资源共享、医防协同、集中诊疗业务、会诊与转诊、绩效评价与持续改进做出规定,是医共体运营管理的具体要求。 III,DB5301/T 115.1—2024,医共体建设与运营规范 第 1 部分:建设要求,1 范围,本文件对医共体建设的一般要求、组织机构和治理机制等做出了规定,本文件适用于医共体建设,2 规范性引用文件,本文件没有规范性引用文件,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3.1 医共体Medical community,以县级医院作为联结城乡的纽带,构建的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县域紧密医疗服务体系(本文件简称“医共体”),4 一般要求,4.1 以医疗服务公平可及、系统连续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为健康县城和乡村振兴建设提供有力保障,作为医共体的建设目标,4.2 坚持以人民健康为中心,构建覆盖城乡、衔接顺畅、服务优质的新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提高医疗卫生资源配置和使用效率,推动构建分级诊疗、合理诊治和有序就医新秩序,4.3 坚持基本医疗卫生事业公益性,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建立布局合理、管理有序、权责清晰、运行高效、分工协作、服务连续、信息共享的管理、服务、责任、利益共同体,逐步实现区域医疗同质化,5 组织机构,5.1 组织架构,宜参照附录A给出的模式,并结合本辖区的实际情况搭建,5.2 决策、管理和监督机构,5.2.1 决策机构,负责对医共体重大事项进行审议和决策,宜由医共体各成员单位党政主要领导组成,亦可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可由医共体以外的其他部门人员组成,理事会成员数为单数。 1,DB5301/T 115.1—2024,5.2.2 管理中心,负责组织实施经决策机构审议后的重大事项,制定医共体章程和发展规划等,组织和管理医共体的日常运营。一般以牵头医院和骨干医院为主体构建,根据需要纳入各成员单位参与,5.2.3 监督机构,履行对医共体重大事项的监督权,宜由纪委、监委、卫生健康、医疗保障、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财政、药品监管等管理和监管部门,以及医共体所属机构组成,监事会成员数应为单数,5.3 运营机构,5.3.1 职能管理……
……